進用論的五大基本原則

進用論的基礎內容包含在其五大基本原則中。這些原則雖然簡單卻深奧,但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原則被應用於當今全球數位經濟的世界中。

以下是這些原則的簡要概述。如果您有興趣更深入地了解。

原則一:
未經社會同意,財富不應該聚積。

由於新經濟的基本目標之一是保障每個人擁有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因此這項首要原則合乎邏輯的必然性。如果允許少數人無限制地聚積財富,那麼社會其他成員就會被剝奪,而美好社會的首要目標——讓所有人都感到滿足與富裕——將受到阻礙。

 

關於財富的限制有兩個面向,一個是設定收入的上限,另一個是設定個人可聚積的財富上限。雖然這些概念相關,但不一定相同。同樣地,當我們考慮對收入設定上限時,又可以再區分為兩個不同的類別:來自工作的收入和來自各種形式的被動資本收入。第一個原則涉及所有這些形式的財富。

 

除了「如果一個人聚積了世界上所有的財富,就不會有足夠的財富可供我們其他人分配使用」這個眾所周知的道理之外,貧富不均還存在其他問題。過度聚積的財富很少被有效利用;它往往最終用於涉及經濟投機或金融賭博的商業冒險性活動。如果一個國家的大多數人口又貧窮又文盲,他們的潛能就會被浪費,全體人類也會因此變得更貧窮。因此,更公平地分配財富是使社會繁榮和人民幸福的最佳途徑,而只有以更平衡的方式管理財富聚積,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需要留意的是,就這方面而言,財富並不一定僅限於物質財富。例如我們現在所說的「智慧財產權」,就是另一種需要受到控制的財富。如果某人累積了專利權和其他智慧財產權 (IP) ,並阻止其他人使用,就會產生與聚積物質財富相同的負面影響。基本準則必須是,任何影響他人使用權利的財富囤積,都應該受到控制。

此外,社會可能基於正當理由限制特定類型的資訊傳播。例如,教導大眾如何使用從雜貨店購買的物品製造炸彈,這種知識財富就是社會會管制的案例。另一個例子是象徵符號這種非物質財富,當這些符號代表負面情緒時——例如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南方邦聯旗,對許多美國人來說代表種族主義和奴隸制度——可能必須受到限制,並僅限保存於博物館和私人住所,而非於公共場所展示。由於南方邦聯旗象徵著一段不光彩的歷史,最近南卡羅來納州首府將其移除,由此確立州法律對知識和象徵價值實施了限制。雖然控制財富聚積是必要原則,但如何控制這種聚積則是政策和立法的問題。而實施這一原則的可能途徑包括限制財富上限;設定最高工資;以及制定其他與各種非物質財富相關的政策。

限制財富聚積對於確保每個人都能滿足最低生活需求至關重要。但除非創造足夠的財富來滿足每個人的需求,否則限制財富聚積將不足以解決問題。而第二個原則解決了這個問題。首先,它確立了最大限度利用所有資源的必要性,接著聲明這些資源必須合理分配。

目前,經濟學家聲稱經濟成長是解決貧窮的最佳途徑。但是,如果不平等隨著經濟成長而加劇,富人實際上會獲得最大部分的經濟利益。經濟學家湯瑪斯·皮凱提在其著作《21世紀資本論》中,利用詳盡的歷史數據證明,過去兩百年來,資本報酬率遠高於經濟成長率。他用公式 r > g 來表達這一現象,意味著資本報酬率一直超過經濟成長率。根據皮凱提的研究,這個規則的唯一例外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由於富人的資產遭受破壞,不平等情況得以獲得有效減緩。這意味著,即使經濟在增長,不平等情況也在加劇,而窮人最終只能分享到總成長的一小部分。

因此,第二個原則不僅討論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也討論資源的合理分配。由於財富高度集中與投機、非生產性投資以及前述許多其他社會弊病有關,合理分配意味著追求平等。換言之,我們可以說第二個原則涵蓋並實現了第一個原則,但由於限制財富聚積對於健康的經濟極為重要,因此它被獨立成為另一個原則。

然而,資源最大化利用的概念不僅僅是關於經濟成長的問題。在現代經濟學的概念中,重建因自然災害摧毀的房屋被視為有助於經濟成長,卻忽略了我們只是取代原本存在的東西這一事實。同樣地,任何旨在清理環境污染的活動也被視為經濟成長。然而不知為何,經濟學家似乎經常忽略了破壞和災害對經濟活動的負面影響,但當受影響地區重新建設時,卻又迅速將其視為正面因素。

新經濟不僅關注國內生產總值(GDP)數字,也關注整個世界的資源最大化利用。檢視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並不足以確定資源利用的效率。因此,需要開發新的指標來衡量這裡討論的資源利用情況。

精細或智力資源是指想法、知識和專業技能。它也包括藝術表現形式,如音樂、詩歌、文學和電影。事實上,人類的心靈本身就是一種精細的資源。程式軟體也可以被視為一種精細或智力資源。沒有智力資源,就不可能利用物質資源,因為利用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智識概念。智力資源不同於物質資源,因為智力資源在使用時不會減少,而且智力資源分配越多,其價值就越大。一個社會擁有越多受過教育的人口,其社會、文化和經濟繁榮的可能性就越大。我們稍後會再探討這個問題。

最後,這項原則也認可靈性資源。所有文化和宗教都認可靈性的實相是個人力量、靈感和慰藉的來源。靈性資源包括振奮人心的經典、道德教育、各種靈性鍛鍊方式、與品德高尚的人接觸並參與靈修活動、以及直接向聖賢本身學習。

儘管第二個原則對許多人來說似乎是不證自明的,但在當今社會,由於利潤導向的動機和資本主義的自利原則被視為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這項原則正被系統性地違反。

原則二:
應最大限度地利用並合理分配粗鈍、精細和致因資源。

第三原則:
應充分發揮個人和集體生命的身心靈潛能。

第二個原則認可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資源,而第三個原則則承認正是個人讓這些利用成為可能。

第三個原則涉及人力資源的利用,沒有這些資源,任何其他利用都是不可能的。這個原則有兩個面向。第一,個人和團體的身心靈資源應該被最大限度地利用;第二,個人和團體之間是相互聯繫的,個人福祉是集體福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集體福祉也是個人福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了非個人的「集體」利益而犧牲個人福祉,就像共產主義國家所做的那樣,並不能適當地促進任何人的經濟或社會利益。

發展個人的最大潛力需要充足的經濟基礎、良好的教育以及在生活各個領域發展的機會。瑞典和新加坡等國家藉由投資教育來維持國際競爭力。無論是對於個人成功還是整個社會的繁榮,這項政策都會帶來回報。很不幸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對這個問題持有狹隘的觀點。他們將免費教育和體面的生活條件視為「成本」和「補貼」,試圖藉由削減公共醫療保健、教育和住房供給等開支來降低成本以減少赤字,同時減少對富人的稅收以「刺激成長」。這實在是非常短視的。

這項原則涉及所有的身心靈潛能。增強一個人的身體潛能可以透過體能鍛煉來達成,使其變得更強壯、更健康、身體能力更強,也可以透過提供機械工具,如拖拉機、卡車、推土機、電腦等來擴展個人的身體能力。

在心智領域,教育可以開發每個人的天賦潛能,而工作機會則讓他們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為他們的家庭和社區帶來創造性地服務。如果個人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他們將被視為只是整個系統中不重要的一部分。

最後,我們來談談靈性的發展。對人類來說,靈性並非神秘或陌生的東西,而是每個人內在的核心,作家兼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將其稱為「幸福的心流」,而知名哲學家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則將其簡單地稱為「存在」。這種內在的靈性平靜體驗,是人類的重要面向,也是我們唯一永恆的資產。如果我們忽視自己內在這個部分,就永遠無法實現真正的平靜和幸福。

讓我們脫穎而出並推動社會前進的不僅僅取決於競爭,更常常取決於我們的合作能力以及透過共同努力所發揮的創造力和效率。因此,個人和集體潛能的發展都是第二原則發揮最佳效果的必要條件。

原則二和原則三討論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和潛能的必要性。這些關於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潛能的原則中包含了幾個內在矛盾。以各種可能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是不可能的,例如,選擇利用某種資源通常會導致無法利用其他資源。如果我們選擇砍伐森林以獲取木材,但我們仍然想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森林綠葉來減少二氧化碳並支持野生動物,這是根本不可能的。正如俗語所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第四個原則解決了這個難題,該原則主張在各種利用之間取得均衡的調整。是的,我們可以採伐木材,但要以永續的方式進行,以便森林能夠持續生長,從而幫助減少二氧化碳,為眾多植物和動物提供庇護所,並為我們提供藥用植物、水源和休閒聖地。要達到這種均衡的調整,需要分析、分辨輕重緩急以及明確的決策,這就是政治管理和領導角色的功能。因此,推而廣之,第四個原則也涉及生態管理和政治立法的角色,以保護環境免於受到過度捕撈、過度採摘草藥、大規模砍伐和污染的威脅,簡言之,也就是防止環境受到片面過度利用的影響。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資源利用之間的均衡調整意味著優先考慮其稀缺性和精細度。如果某種資源很充裕,例如能源,而另一種資源卻很短缺,例如食物,那麼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將傾向於增加糧食生產而不是能源生產。在這種情況下,利用豐富的能源生產更多的糧食將是明智的策略,例如建造加熱溫室以在淡季種植糧食。這對於冰島和挪威來說可能是一個可行的選項,因為這兩個國家正是處於這樣的困境:能源豐富但國內糧食生產不足。如果情況反過來糧食充足但能源短缺那麼生物燃料生產可能是可行的辦法。

致因或靈性資源比智力資源更為精細。雖然這些資源不如智力資源那麼明顯,但它們對於我們的生存和靈性認同至關重要。透過發展這種內在資源不要將其與特定宗教教義混淆,而是與所有宗教核心的永恆智慧相對應歷代以來偉大的靈性導師們找到並向人類傳授了關於社會和諧、內在力量和平靜的寶貴智慧。

原則四:粗鈍、精細和致因資源的利用之間應該均衡調整。
原則五:資源利用應隨著時間、空間和形式的變化而不同;資源利用應該是漸進的。

最後一項原則認可變化在這個世界上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資源和潛能的利用也將隨之而變。這是自然界不可避免的法則。

有些變化是由環境造成的,例如天氣模式和全球暖化與降溫的長期模式。有時候自然災害,例如地震,可以摧毀整個城市。有些變化,例如全球暖化,可能是長期而持續的。這些都需要以其他方式進行調整,因為不採取行動將對環境和全體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有些變化是由人口結構轉變引起的。隨著人口增長,以土地為生的能力會發生變化,除非食物和必需品的生產方式改變,否則曾經繁榮的地區可能不足以支撐不斷增長的人口。

其他的變化是由人類獲得的科學知識增加以及新科技的發展所致。科技進步將持續為我們帶來進步,同時也帶來挑戰。試圖去理解、利用和減緩這個進程是人類的本性。只要人類還存在,科技就會不斷進步,因此,我們有責任正確地使用它。

由於時間和地點不斷在改變,我們將不得不適應這些歷史性的變化。新經濟的基本原則可能不會改變,但新經濟的適時運用卻必須隨著情勢的變化而調整。人類必須透過認識及適應時間與地點的變化來前進。因此,調整與彈性對於人類的進步至關重要。

雖然改變是不可避免的,但漸進式變革卻並非如此。舉例來說,在面對環境壓力時,人們常常試圖抗拒而不是適應它們。這種抗拒將導致一個呆滯的社會,依賴著不當的製度和政策來處理不可避免的問題。這並非漸進式的改變。漸進式變革意味著在與現有條件協調一致的情況下,對資源和潛能的利用進行變革。如果人口增加,生產方法就必須調整並變得更有效率;而食物則將在溫室、市區或過去不肥沃的土地上種植。如果氣候發生變化,我們就必須調整生活方式。當科技發生變化時,我們需要利用新科技來造福所有人,同時確保新科技的副作用不會破壞我們的環境和生活品質。

真正的進步是生存的所有層面上的發展,最終達到靈性的覺醒與和平。這種東方概念與西方將進步視為物質成長的觀念截然不同,它反映了這種新經濟的根源在於非物質觀念,即人類的幸福與我們的心靈狀態有關,而不是與我們擁有多少財富有關。然而,要達到這種內在狀態,每個公民都需要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在身體、心理和靈性各個層面上獲得最佳成長的機會。這需要逐步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同時保持生態平衡。如此,進步就成為生活品質的指標,而不僅僅是物質進步的指標。從長遠來看,人們可以逐漸減少對物質產品的依賴——他們可以選擇減少工作,讓旅遊、體育、藝術和其他文化發展變得更加重要。這些精細文化和靈性資源發展得越多,社會上所有資源利用之間實現永續平衡的機會就越多。